极速赛车都是人为控制
极速赛车都是人为控制
你的位置:极速赛车都是人为控制 > 新闻动态 > 合肥之战是孙权最大污点,他败的多惨?光看数据名单,就触目惊心

合肥之战是孙权最大污点,他败的多惨?光看数据名单,就触目惊心

发布日期:2025-03-09 03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00

【序言】

网上流传着一句玩笑话:“要是生儿子,就得像孙仲谋那样,不过可别像他在合肥一战,十万大军就折了。”

这个段子以前特别火,一度让孙权的历史形象大打折扣。原本那句“生子就得像孙仲谋”的高度赞扬,结果却成了张辽在逍遥津大展威风的背景板......

说起来,孙权、刘备和曹操,那可是三个大势力的头头儿。

曹操无疑是位出类拔萃的人物,刘备在曹操眼里那可是“世间豪杰,唯刘备与我曹操罢了”,至于孙权,曹操也是相当看重,说“要是生儿子就得像孙权(孙仲谋)那样”。

所以,虽说这三人不在同一层次,但他们的差距应该也不会太大,由此可以推断:孙权同样是个跟刘备、曹操一样,名震四方的大人物。

那为啥要特别说他合肥一战损失了10万大军呢?

说起来,在三国那会儿,有场战役真的被大家小瞧了。

这场大战,东吴那边可是下了血本,出动了超大规模的军队。但结果呢,损失也是大得惊人,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一连串的事儿都跟着来了。先是关羽的北伐被打得落花流水,接着刘备的政权也跟着摇摇欲坠,最后彻底垮了。

——这场战役,人们称它为逍遥津之战。

【一、孙权到底有多少兵马?】

咱们在聊这场大战之前,先抛个问题给大家琢磨琢磨,孙权那手底下,到底攒了多少兵马呢?

说起这个问题,可能大多数人压根儿就没细琢磨过。

在《三国演义》里头,曹操为了赤壁大战,可是动用了整整80万大军呢,刘备在夷陵大战时也不甘示弱,拉出了70万大军。相比之下,孙权那边的兵力就显得少多了,远远比不上这两位大佬。

其实在《三国志》的记载里,那两场大战的规模远没有传说中那么宏大。曹操那边,兵马也就大概二十万的样子,而刘备的军队,更是连十万都不到。

说到那两场足以毁灭国家的大战,孙权用的兵力可真是少得让人惊讶。赤壁大战时,他手头紧巴巴的,就派了3万人去应战。到了夷陵之战,那情况更危急,但他咬咬牙,也就用了5万的主力部队,外加1万的辅助兵力。

简单来说,孙权在打那两场超级大战时,每次出兵都没超过7万人,这是为啥呢?

《三国志》里头写着这么一回事:孙权拍了拍背,说道,“五万大军,一下子可难聚齐啊。”

换句话说,孙权手头能机动作战的兵力只有5万,剩下的部队得留在原地,守着那些曾被小霸王血洗过的大家族,还得时刻提防着山越人的卷土重来。

然而,在建安20年那会儿,情况已经相当棘手,孙权竟亲自带着10万大军北上,目标是曹魏在江北的重要城池合肥。两边军队最后在逍遥津这个地方打了起来。

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,孙权能调用的军队最多也就5万人,但现在他一下子调动了10万人,这简直就是豁出去了,连后方的安全都不顾了。

【二、孙权发动合肥之战的信心】

那孙权为啥有这么大的胆子呢?

其实原因挺直白,就是曹操和刘备的表现,给了孙权极大的信心,让他自信爆棚。

建安十八年那会儿,曹操带着四十万步兵和骑兵攻打濡须口,孙权呢,赶紧调了七万大军去防守。两边就这么僵持了一个多月,曹操一直没打下来,最后没办法,只能带着军队撤走了。

逃跑路上,曹操感慨地说:“养儿子就得养成像孙仲谋那样的。”

建安19年的时候,刘备下令让诸葛亮带兵去益州,包围了成都。与此同时,孙权也瞅准机会,打下了皖城。曹操一看这形势,没办法,只好又带着10万大军去攻打孙权,可最后还是没能打过去,又被挡住了。

孙刘两边互相配合,曹操被打得惨败,他们俩家收获满满,赚了个够。

在建安二十年的那会儿,孙权向刘备提出要收回荆州,但刘备就是不肯放手。两边一合计,都派了差不多十万大军,在那儿对着干,气氛紧张得很。可就在这时,曹操他又杀了个回马枪。刘备一看这架势,没辙了,只能妥协,把长沙、江夏、桂阳这些地方都让给了孙权。孙权一看,心里头那个美啊,乐呵呵地就带着人马回去了。

刘备跟孙权结盟稳固后,他就跟曹操杠上了,在汉中那个地方大打出手。这场仗打得那叫一个激烈,曹操都被打得节节败退,好长时间都没能缓过来。

在这个紧要关头,孙权觉得曹操已经没啥力气跟自己对抗了,就连刘备的一路军队都能摆平他。所以,孙权打算趁这个机会,把所有兵力都集中起来,直接攻打合肥。这也就是为啥会有那10万大军去进攻逍遥津的事情了。

孙权为啥会豁出去拼一把呢?他之所以敢这么做,肯定是有他的道理。孙权这个人,心思深沉,考虑周全,不会轻易做出冒险的决定。但当他觉得时机成熟,或者面临重大抉择时,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,展现他的决断和魄力。或许是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,觉得值得一试;或许是他对当前的局势有着清晰的判断,认为自己有能力掌控局面;又或许是他被某种信念所驱使,觉得必须为了某种目标而奋斗。总之,孙权孤注一掷的背后,肯定有着他深思熟虑的原因和坚定的信念。他敢于承担风险,也敢于追求更大的成功,这就是他作为一代英豪的独特之处。

瞧瞧上面的描述,孙权那时候可真是风光无限好啊,他总是能用少数兵力战胜多数,一次次创造惊人的战绩,把曹操打得根本没有招架之功。

不花一分钱,没动一兵一卒就从刘备那儿捞到了一大笔好处......

就算江东小霸王再厉害,也赶不上孙权现在的功劳和地位。

因此,孙权开始得意忘形,野心勃勃,决意全力以赴去攻打北方。他甚至在那时幻想自己能抢先刘备一步,占领洛阳。

【三、张辽的神操作让孙权胆寒】

那曹操那边的防守情况又怎样呢?

历史书上清清楚楚写着:“太祖打完孙权回来后,就让辽、乐进、李典这些将军带着七千多人去合肥驻守了。”

也就是说,合肥那边只有七千多人马,却要面对敌军十万大军的猛攻。曹操呢,他又被汉中战场给拖住了,根本没法来帮忙。这就是孙权为啥这么有信心的原因!

不过,就像关羽一刀斩颜良那样,奇迹出现了。当敌人团团围住他们时,张辽却镇定地说:“主公远征在外,等救兵来,敌人早就打败我们了。所以,我决定趁他们还没完全集结好,就先出击,打破他们的气势,稳住大家的心,这样我们才能守住。”

我们真猜不透这位关羽的哥们儿是不是私下里偷学了他的本事,不过他在大军把咱们围得铁桶一样的时候,竟然敢冲出去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,这一手确实让所有人都惊呆了。

史书上写着,那时候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,可张辽偏偏不信邪,他硬是要往前冲。他精心挑选了八百勇士,准备得那叫一个充分,然后第二天,他就下定决心,要带着这些人去攻打敌人。

转眼间,第二天就到了,孙权此时心情大好,满脑子都是如何巧妙拿下这座城池的妙计。至于到底能不能成功攻下,他压根儿就没往那方面想过。

——想想看,十万人对战七千人,孙权这辈子哪遇到过兵力如此悬殊的战斗,简直就是以多胜少的典范......

可就在他满脑子胡思乱想的时候,没想到敌方的城门猛地一开,800名敢死队员猛地冲了出来。孙权压根儿没防备,结果吴军的防线迅速就被这800人给撕开了。

反正,张辽冲在最前头,一路上干掉了好几十个人,甚至还包括两名大将,就像《三国演义》里写的那样勇猛,他大声吼道:“我就是张文远,谁来跟我较量较量?”

接着,他们确定了目标,径直冲向孙权那里。

孙权吓得全身发抖,边上的人也都慌了神,不知道该怎么办,整个指挥中心乱成了一锅粥。史书上是这样写的:“张辽大声呵斥孙权下令开战,孙权吓得一动也不敢动。”

没过多久,孙权这才回过神来,他注意到张辽的兵力其实并不多,于是连忙调集了10万大军,打算把张辽他们团团围住。可张辽实在是太勇猛了,左挡右攻,没想到最后还真让他带着几十号人突围出去了。

得说一下,那时候还有好几百人没能跑掉,他们大声呼救:“将军是不是把我们给忘了?”

张辽一听到动静,居然出人意料地领着大伙儿再度冲杀回去。据历史记录,“孙权的人马都被打得溃不成军,没人敢阻拦。”就这样,张辽毫不费力地带着队伍又杀了回去。

看着张辽在战场上左冲右突,杀得不可开交,孙权愣了好一阵子都没反应过来。大家心里不由得浮现出《三国演义》里赵子龙在长坂坡的英勇事迹,还有关羽在万军之中轻松取敌将首级的骇人场景......

这次重创之后,那十万大军变得萎靡不振,孙权本人也是威风扫地,之前那股骄傲劲儿全没了,被击得七零八落。

但这事儿还没结束呢,孙权费了好大劲才让士气恢复过来,可倒霉的是,又碰上了传染病。士兵们一个个都没了力气打仗,心里只想着逃跑。没办法,孙权只能咬咬牙,下令全军撤退,让各部队都规规矩矩地回自己老家去了。

可谁都没料到,张辽的胆子比天还大。就在孙权忙着让部队撤退那会儿,他冷不丁地把城门一开,又带着人冲了出来,这回更狠,直接把那7000人的主力大军都给拉上了战场。

张辽的计划挺直接,他瞅见敌军撤退时那副无精打采的样子,队伍乱得不成形,心里就盘算着,这时候出城突袭,肯定能打个大胜仗。于是,他带着差不多7000人马,气势汹汹地就冲了出去......

这事又把孙权吓得够呛——要知道,他为了提振将士们的斗志,决定亲自殿后,结果就成了那个最先面对危险的人,想逃都逃不掉!

这回麻烦大了,士兵没了还能再招募训练,可要是孙权没了,东吴政权可就彻底垮台了。

【四、东吴这一战的损失具体有多大?】

碰到这么紧急的情况,逍遥津北岸那边,东吴派了五路大军来帮忙。这五路大军啊,有孙权带着的一千车下虎士,还有吕蒙和他的亲兵,蒋钦和他的亲兵,再加上凌统和甘宁的手下兵马。他们都在那儿使劲儿救人呢。

很多专家认为,这些军队里藏着不少亲兵和卫队,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“干部团队”,他们是吴国军队未来中层领导的预备役,甚至有可能成为高层领导的后备力量。

但现在他们都慌了神,只能豁出去,不顾一切地去营救主人。

最后的情况是,甘宁下令让人放箭,可那些鼓吹手因为害怕,迟迟不肯动手,弓箭手那边也是乱成一团,个个都想逃跑......

凌统率领三百名贴身勇士与曹军激烈交锋,费了好大劲,才从战场上的一片狼藉中把孙权给救了出来,不过他们这一队人也因此伤亡惨重。

在那场战斗中,凌统手下的亲兵卫队几乎全军覆没,他自己也受了很重的伤。

说到他们拼死保护的那个孙权,简直就是跟《三国演义》里刘备骑卢马狂奔的场景一模一样,连人带马慌慌张张地逃到了南岸。

得说一下,那时候张辽压根儿不知道他们正追着杀的是孙权,只是一股脑儿地围攻凌统他们。要是张辽知道了,孙权可能就没那么容易逃掉了。

一番激烈混战过后,吕蒙、甘宁还有凌统他们的贴身护卫队伤亡惨重,总算是勉强稳住了局面。孙权心里头那个难受啊,眼泪都快憋回去了,再看凌统,那是哭得撕心裂肺的。

东吴的大将贺齐,在宴席上也是泪流满面,悲伤地对孙权讲道:“我真心希望您能把这事儿当成一辈子的教训。”

跟孙权那边满脸愁容的情况大相径庭,张辽和曹军这边简直是乐开了花。孙权那边愁云密布,而张辽和曹军却是喜笑颜开,乐不可支。

说到底,他们几乎把孙权身边的亲卫队和高层将领都给干掉了,这些人可都是江东士族里精挑细选、花费重金栽培出来的精英。他们的没落,对士族来说是个重创,也让东吴的整体实力大打折扣。

再者,张辽不仅干掉了东吴的勇猛大将陈武,还让宋谦和徐盛受了重伤,他们手下的精兵强将也无一幸免,全都被歼灭了。

大家忙着保护孙权撤退时,张辽一把火把桥给烧了。这样一来,那些留在后面的吴国士兵,既没地方跑,又没头儿带,最后只能全都举手投降了。

这一仗打下来,东吴军伤亡惨重,大概有三万人左右。更糟糕的是,他们几乎把储备的人才库和干部团都给搭进去了。这样一来,东吴后期将才和谋士的缺口特别大,看着真是让人心惊胆战。毕竟,士兵成千上万容易找,但出色的将领却是千金难求啊。

这就是为什么东吴在早期时候英才济济,到了后期却没啥亮点的原因。

而且,因为这事儿,张辽在东吴人心里头简直就成了个噩梦,厉害到连小孩听到“张辽”的名字都不敢哭了......

另外,这场战役完全击垮了孙权向北扩张的勇气,他转而将目标锁定在荆州,趁着关羽名震四方之际,悄悄偷袭了他的大本营,这让三国的历史轨迹变得异常复杂。

从那以后,在不少人的心里,孙权就再也不是那个威名赫赫的“大帝”了,而是被人们戏称为“犬类”......